扎根教育沃土,绽放青春芳华!教师教育学院坚守《师德铸魂·赛证赋能·园校共育》的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批师范生奔赴基层,用专业与热爱点亮基层孩子的成长之路。他们中,有十年如一日坚守乡镇的“最美教师”,有锐意创新、带动团队发展的“教坛新秀”,更有以艺术与智慧赋能海疆教育的“市级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些优秀毕业生的故事,看他们如何以“师德”为根、以“赛证”为翼、以“园校”为桥,在基层教育的广阔天地中践行育人使命,书写新时代师范生的担当与荣光!
叶碧丽,陆河县实验小学,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班主任项目培养学员,汕尾市叶碧丽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汕尾市优秀教师、陆河县名师、陆河县优秀教师、陆河县学科带头人。
一、坚持以德育人
叶碧丽老师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管理 工作全过程,热爱本职工作,忠于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教育事业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起到真正的模范,榜样的作用,用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学 生、用高尚的德行来感化学生,用大方的仪表来影响学生。所带班级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班”;曾被评为陆河县“优秀教师”“陆河县“学科带头人”“陆河县名师”“汕尾市优秀教师”。
二、潜心学习提素质
时逢课程改革,她走在课改的前列,作为一名教师,她深感自己的知识不足,利用工作之余,多 方搜集材料、订阅教育专刊,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如订阅了《师道》《中小学德育》等刊物,购买《给教师的建议》《听王崧舟老师评课》等优秀专著,为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好教师应该是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的结合的智慧型教师。”她认为作为优秀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能是一个充满情和爱,给孩子自信、智慧、力量, 为孩子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型教师。她所上的 3 个课例均获省二等奖,2020 年 4 月参加广东省线上教学录像课评比活动,课例《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荣获省二等奖; 2020 年10 月参加华南师范大学“南粤大讲堂送课下乡”活动,课例《我和--过一天》;2025 年4 月参 加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学员师范带学活动,示范课《言语有温度》、讲座《幸 福老班的那些事儿》。她所写的论文、教学设计4 篇在广东省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一、三等奖;20 多篇论文案例在汕尾市教育教学评选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作为第一署名在国内主要刊物上发表。
三、专心科研出成果
在专心教学同时,她还非常重视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要成为学者型教师是我一直追求的目 标。因此,她一边实践,一边学习教育科研知识,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她主持一个省级强师工程课题,2 个市课题都顺利结题;同时,还积极参与了8 个省市级课题研究均已顺利结题,还有多个参与课题获得教育科研成果奖,其中《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化的探究》获 2019 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课题《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化的探究》获 2019 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二等奖,前三;参与专 著出版《知礼仪 讲文明》,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前三;主持市级课题《基于区域校园网有效 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习作原生态课堂模式的研究》;主持省级强师工程课题《习作原生态课堂模式的 研究》已结题;论文《小学生习作“原生态”课堂教学浅探》《基于E 时代下班主任的育人之道》《略谈核心素养下的习作教学》发表于《汕尾日报》CN44-0058;第一署名;论文《核心素养之阅读滋养习 作》《双减路上,悦读先行》《指向习作素材积累的有效性》《温暖孩子的心灵》《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 学科有机融合》发表于《广东教学报》CN44-0702/F,第一署名;论文《“双减”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实 践作业设计》发表于《语文回归诗性》,长江出版社ISBN-978-5492-8039-1。
四、用心帮扶出成效
她是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工程”小学名班主任培养对象;是汕尾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叶纂妹名校长工作室的助手,积极参加工作室的跟岗学习和外出培训学习,在学校经常与参与课题研究的各位实验老师一起进行理论学习,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育人理念,提高课题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鼓励参与实验的老师通过研究课、评优课、实验课、录像课等方式,展示自己,显露才华,同时又能取长补短,教师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指导学生彭梓滢《老妈,生日快乐》发表在广东《第二课堂》;指导学生习作多篇发表在《汕尾日报·教育周刊》;指导学生参加汕尾市中小学生规范字汉字比赛荣获一、二等奖。指导叶玉宣老师参加汕尾市“诗教中国”大赛荣获一等奖;指导朱文仙老师参加汕尾市第四届 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荣获小学组三等奖。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凝聚并带动了一批青年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图 文 :冯颖欣
编 辑 :谢雪霞
责任编辑:余长乐
审 核:陈忠平
上一篇:师德铸魂育桃李,基层绽放教育光——教师教育学院优秀毕业师范生风采之四
下一篇:师德铸魂育桃李,基层绽放教育光——教师教育学院优秀毕业师范生风采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