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我校“红场大讲堂”学术讲座第四十四讲在科学楼四楼会议室开讲。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柳成荫作了题为《中国散文诗欣赏与创作》主题讲座,讲座由副校长傅凤龙教授主持,人文学院领导、人文学院师生代表及柯蓝散文诗创作基地和汕尾市散文诗学会相关人员参加。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意永远生长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上……”上课伊始,柳成荫教授首先为师生们展播了一段柯蓝先生的散文诗《假如我是一棵树》朗诵视频,深情动听的朗诵把大家带入一个美丽的诗的意境。借此,柳成荫教授言简意赅地点出“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现代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散文诗摆脱了诗的枷锁,吸收了散文的自由,而又有诗的内在韵律、凝练。他引用被誉为“建国后中国散文诗旗手”的柯蓝先生的理论,介绍了中国散文诗的四大美学特征,分别是短小、凝聚的美学特征;空白、空间的美学特征;意境、哲理的美学特征和语言含蓄、朗诵的美学特征。
抒情是散文诗的基本功能。柳成荫教授以周国平的《邂逅》为例论述了散文诗的抒情性,通过分析意象运用、语言风格、所用技法、情感表达等阐述了抒情散文诗侧重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的特点。通过川梅散文诗《在水一方》,我们了解了叙事散文诗既有故事有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散文诗的特点;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
哲理性是散文诗的灵魂。伴随着人文学院学子们充满感情的诵读,我们在柯蓝先生的作品《生命的酒杯》中,感受到了哲理散文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且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的特点。
好的散文诗,有肉眼看不见的音符,有声声入耳的曲调,它用语言本身的和谐,用字里行间蕴含的韵律来体现它的音乐美。讲座在柯蓝先生《踏着星光远行》的优美旋律中结束,在场师生们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十分精彩,柳成荫教授为我们打开了散文诗欣赏与写作的大门。
傅凤龙教授作总结讲话,他表示,今天的讲座非常成功,氛围热烈,学生们全程都踊跃参与。柳成荫教授不仅给我们介绍了散文诗的美学特征、艺术特征,还通过三首作品详细讲解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散文诗赏析,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走进散文诗。周国平在《邂逅》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围巾、雪花、雨等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我们的师生们都能真正走进文学的殿堂,与散文诗来一次亲密的邂逅。傅凤龙为柳成荫教授颁发"红场大讲堂"讲座证书。
讲座结束后,柳成荫教授为热心的同学们签名,并耐心解答疑问。
上一篇:我校召开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座谈会
下一篇:我校参加广东高校疫情应急供餐互助联盟发布会暨后勤防疫经验交流会